3大关键词:
去中心化、公开透明、全程追溯
在全文开始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区块链。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手法,其工作原理是:A和B之间要发起一笔交易,A先发起请求——创建一个新的区块,这个区块就会被广播给网络里的所有用户,所有用户验证同意后,该区块就会被添加到主链上,这条链上拥有永久和透明可查的交易记录,全球一本账,每个人都可以查找。
在这个数据库中记账,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中心化的主体来控制,而是所有节点共同维护、共同记账,任何单一节点都无法篡改它。
怎么样,听完了是不是还是觉得没在说人话……预料到了,下面我们就用几个生动活泼的例子来阐释之。【无需科普的同学欢迎下拉到第二大段】
e.g.1:当支付宝(or微信支付)崩溃了,网购还能再继续吗?
区块链的核心之一是去中心化,这个中心其实也可理解成中介(broker)。中介在现代社会里无处不在,大到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等支付中介,细节到58这样的家政公司、婚介公司,以及朋友圈里相熟的奢侈品代购、演唱会黄牛,都是中介。
可以说,中介给现代社会的便捷、高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所有行当的中介工作原理都一致,均是利用资源独占性、信息不对称性来创造不公平、赚取差价;但买方和卖方之所以会信任中介,是因为什么?
首先,因为大家都是一国人、说同样的语言、这是共识基础之一,相比之下,海淘史都超过五年了,但顾客面对海淘代购仍是惴惴不安。
第二,是因为有淘宝、支付宝这种已经稳定运行超过十年的大型中介,为所有淘宝店主的信用背书。
但极端情况下,哪一天淘宝和支付宝的服务器崩溃了,所有已完成的交易、买家没收到货的、卖家如何自证?买家又如何自证已付款?
这就是中心化的处理方式,维系买卖双方的纽带正是淘宝和支付宝这两个中心机构。(即使不通过电子支付工具,买卖双方直接银行转账,仍然存在中心化的结构,银行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国家中介。)
区块链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。买方和卖方可以共同记账,相互信任。即使支付宝崩溃了,网购还是可以继续进行。
e.g.2:当你的黄牛突然失联,你还能买到位置绝佳又价格公道的演唱会票么?
第二种例子,是有关黄牛的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相熟的黄牛,你明知道对方是从你这儿挣了点差价,但比起在售票app跟数万人竞争网速,还不如花点小钱、买个安心。
但哪一天你的黄牛突然失联了呢?
我们当然也可以去找黄牛B大哥,可毕竟是个陌生人,你俩还要重新建立起信任;一旦B大哥收了比A大哥更多的中介费,你心里就会开始打鼓了:凭啥啊!票面价格不就599么,你凭什么要收我700块!
可扪心自问,你真知道演唱会票价值几何么?(注意,是价值,不是价格,不是票面上白纸黑字写的数字。)其实你是不知道的。你不知道这标价599的数字中、主办方多少钱、赞助商多少钱、黄牛又跟上述这两方分账多少钱,这就是不公开透明、多层级分账、不扁平化的交易体系。
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只是提升了全球沟通的速度和效率,却没办法实现价值转移。而区块链可以做到这件事。
区块链提倡的公开透明不仅仅是有益于使用者,同样会给原创作者带来好处。
换个角度想,一首歌的词曲作者、演唱者,经过这几级平台的“盘剥”,能拿到的钱其实也不多。首先是词曲代理方、接着是唱片公司(大唱片公司会把词曲代理也包了)、最后是音乐平台,扣除这三个平台的成本,才是词曲作者能拿到的钱。
有了区块链技术以后,词曲作者、演唱者就可以直接触达用户了,不需要再承担三个平台的成本。文学IP也类似,小说作者可以不用跟出版社或网文平台苦苦斡旋定价和分账。
公开透明的交易程序,其实更有利于腰部、尾部的原创作者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,毕竟,头部IP是所有平台都在抢的稀缺资源,腰尾两部多半是以打包的形式一同出售,这不公平,也无法刺激所有创作者的积极性。
e.g.3:梵高去世以后,如何阻止不法之徒继续炒高遗作的价格?
有一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经典语录是:“当一个艺术家去世后,他的作品才真正开始值钱。”画家梵高就是一个例子。但现在梵高画作被拍到多高的价格和他本人有关系吗?他的后人又能拿到多少钱呢?
各国的法律不一,仅摘录我国的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第二十一条规定:“公民的作品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,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……”
难怪有那么多辣眼翻拍电视剧了,难道写《西游记》的吴承恩还能阻止漫天铺地的翻拍吗?
但区块链可以。该技术有一大功能是可以全程追溯,自从作品登上区块链的那一天开始,每一次翻拍、改编,均会被盖上一个时间戳、源头的原创作者可以追溯,在作者去世后,区块链也不会停止工作。原则上,只要互联网继续存在,区块链也会永久存在。
这一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个大IP授权紊乱的现象,毕竟,这是一种共同记账的模式,单一节点不可随意篡改,每次篡改必须是这一链条上所有节点均同意才行。观众以后再也不会被无数翻拍乱花迷人眼了。